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之三:李叔同
2012-11-19、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本世纪初,在兴盛一时的学堂乐歌浪潮中,还有一个闪光的名字:弘一法师--李叔同。李叔同生于天津,自幼攻读经史,临摹碑帖,精于诗词、文章、书法、篆刻。戊戌变法时,热情向往变法维新,曾慨叹“中华老大帝国,非变法无以图存”,并刻有“南海康君是吾师”的印章,以示他对康有为变法之举的崇敬。变法失败后,李叔同为避“康梁同党”之嫌,南下上海。初入“城南文社”,1901年秋入南洋公学,后与许幻园、黄炎培等创设“沪学会”。1905年东渡日本前,他以【金缕曲】词牌填写《留别祖国》:“披发佯狂走。莽中原,暮鸦啼彻,几枝衰柳。破碎山河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便惹得离人消瘦。……”表现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
到日本后,他入了东京上野美术专门学校,主修绘画,兼习钢琴和作曲理论。这期间,他与曾孝谷在日本创办了我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春柳社”,并参加《茶花女轶事》、《黑奴吁天录》的演出,成为当时出名的女角演员。1906年,他独自创办了我国最早的音乐期刊《音乐小杂志》(仅出了一期)。该刊内容丰富,有乐史、乐典、乐歌、辞赋等栏目,设计得琳琅满目。计有木炭画一幅、木版画两幅、文章七篇、乐歌三首、词章五阕。三首乐歌是《隋堤柳》、《我的国》和《春郊赛跑》,对研究我国近代音乐创作颇有价值。1910年李叔同结束了在日本的留学生活,回国后在天津、上海、杭州等地任教,为我国培养了最早的一批艺术人才,如音乐教育家刘质平、吴梦非,著名画家丰子恺、潘天寿等均出自他的门下。1918年,李叔同披剃出家。
早在1903年沈心工从日本回国后,李叔同曾从其学习西洋音乐知识和乐歌的创作。其后便开始选编乐歌,出版了《国学唱歌集》。内中所收多半为古近体诗词,且多具爱国情绪,如屈原的《离骚》、李白的《行路难》、李商隐的《隋宫》、辛弃疾的《菩萨蛮》、石达开的《扬鞭》、黄遵宪的《出军歌》等。1905年李叔同在上海主持“沪学会”时,曾以民间乐曲《老六板》的曲调填写了一曲《祖国歌》,在当时颇有影响。唱词洋溢着爱国激情:“上下数千年,一脉延,文明莫与肩。纵横数万里,膏腴地,独享天然利。国是世界最古国,民是亚洲大国民,……”这首歌可视为李叔同所创作的学堂乐歌中的代表作。到1918年止,他共作乐歌五十余首,大部分后来被收入丰子恺编的《中文名歌五十首》(1929年)和《李叔同歌曲集》(1958年)。出家后,李叔同的乐歌创作告一段落。
从内容上看,李叔同所作的学堂乐歌,除了教育鼓舞人们反帝爱国一类外,借景抒情之作也占了一定的比例。如《春游》、《西湖》、《春景》、《送别》、《忆儿时》、《早秋》等,都是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心观察、深刻体会,将对祖国山河浓浓的眷恋倾注笔端,再运用他那极好的古典文学修养及音乐造诣,使得笔下流出的文字和曲调清新、典雅,优美、谐和。此外,他还有一部分作品带有较浓的伤感和出世思想,如《梦》、《落花》、《晚钟》等等,同样具有特别的魅力。
学堂乐歌的兴起,“从一开始就伴随着维新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乐歌作品宣扬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和科学知识,它在冲击封建主义思想,摆脱封建主义的桎梏,为创造近代音乐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堂乐歌时期创作了不少反映旧民主主义时代精神的好作品,产生了我国近代第一批音乐家、教育家,传播了近代音乐知识,阐述了新的音乐理论和思想。这一切都作为具有启蒙意义的我国近代音乐文化的开端而载入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