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华根
2012-11-1、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傅华根在桐乡家中弹古琴
地处浙江北部杭嘉湖平原腹地的桐乡,素有“文化之邦”的美誉,深厚的文化底蕴哺育了中国现代文学巨匠茅盾、漫画泰斗丰子恺、新闻界著名人士金仲华等一大批文化名人。今天,这一方热土灵秀依旧,璀璨胜昔。越剧小生第一人茅威涛、超级名模陈娟红都是从这里走出的。而在上海、杭州的民乐界,也有一个为人熟知的桐乡人的名字,他精通二胡、古琴和笛子,对中国音乐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他就是民族音乐家傅华根先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华根先生从小就对音乐有着特殊的爱好。他从九岁开始自学笛子,听说北京有一位名叫冯子存的笛子演奏家,便四处打听地址,并写去一封求教信,不久便收到冯先生的回信。这使他非常兴奋。从次,这一老一少开始了书信往来,小华根从中学到了许多宝贵的吹奏技巧。那时侯,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出色的笛子演奏家。
1967年,19岁的华根高中毕业,此时文革业已开始,华根待业在家,渐渐迷上了两根弦的二胡。23岁那年,他下乡插队,同年他又被选进了县文宣队,开始了他生命中最关键的七年之旅。
华根认识到要学好二胡不能再光靠自己摸索,必须从师解惑。于是,1971年3月,他通过浙江歌舞团的宋景廉先生介绍,正式向二胡演奏家沈凤泉先生拜师,系统地学习音乐知识和二胡演奏技法。
沈先生治学非常严谨,对学生要求很严格。通过沈先生的指导使华根认识到自己过去的二胡演奏完全是在胡搞、完全是一种业余的非正规演奏。好强的华根从头学起,坚持每天练琴8小时以上。追随沈先生学琴的那几年是华根最勤奋、最艰苦、也是收获最大的时光。
后来,在沈先生的引见下,华根又向上海音乐学院的吴之珉教授和林心铭教授学习二胡的演奏技法。华根说,这三位老师是他艺术生涯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人,他们的指导奠定了他后来的二胡演奏艺术深入发展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华根博采众长,从不拘泥于一家之言,曾广泛地向当时浙江歌舞团、省越剧团的一些二胡老师虚心求教,受益颇多。
此间,他也开始涉猎古琴。说起华根先生的古琴缘,还有一段佳话。
嘉兴南门有一位九旬老人张忠纯先生,曾是燕京大学文学教授,祖上是前清云贵总督,家中留有一张珍贵的清代古琴。许多人上门求琴,张老一概不允,说是要送给会弹琴者。华根先生听说后,慌称自己会弹,躬身问琴。老人听了华根先生的一曲二胡独奏后,心有所动,但仍对这位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存有疑虑,要华根拿来古琴旧谱以证其实。当时要找到一份琴谱何其难也!华根想尽一切办法,最后终于在上海音乐学院的一位二胡老师处讨得琴谱。张老遂欣然将琴拱手让给华根。
两年后,华根笈琴拜访张老,抚奏琴曲,老人慨然,惊呼没有明珠投暗。此后,华根每年都会带着古琴为老人演奏,直到老人过世。他的琴艺也在不知不觉中日益成熟。
文宣队的七年苦旅,不仅让华根先生的琴艺突飞猛进,而且,他还在那里收获了甜蜜的爱情。
傅太太顾颖乐比华根早一年进文宣队,是队里的小提琴演奏员,在声乐上也有很好的天赋。华根很快就被这位端庄秀丽的才女吸引了,顾颖乐也对聪明灵气的华根颇有好感,共同的爱好和志向使两个年轻人走得更近了。恋爱中的华根少有花前月下的浪漫,也没有海枯石烂的盟誓。他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练琴中去,用自己日臻完美的琴声诉说着对恋人的酽酽爱意。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是他一生中练琴最用功的日子。傅太太笑言,从来没有收到过华根的情书,相反,倒是她,经常帮着华根抄写那些恍若天书的琴书。
两人结婚以后,考虑到剧团的工作流动性太大,生活不安定,傅太太先离开了文宣队,离开了她热爱的舞台,调到桐乡一中任数学教师。1978年,夫妻俩一起参加了全国统一高考,双双上了分数线。可是,傅太太此时已身怀六甲,只好忍痛作罢。华根挥泪暂别娇妻和尚未出世的孩子,只身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