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耳
2012-10-30、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聂耳是云南玉溪人,1912年2月12日生,1927年考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30年到上海,次年加入明月歌剧社。1932年入上海联华影业公司。1933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进百代唱片公司,组织百代国乐队。1935年1月重入联华影业,任音乐部主任。4月取道日本,准备去苏联及欧洲学习。7月17日,聂耳在日本鹄沼海滨游泳时,溺水身亡。
聂耳先后写有《码头工人歌》、《毕业歌》、《大路歌》、《新女性》、《义勇军进行曲》等30余首歌曲。其中《义勇军进行曲》于1949年9月27日经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国歌未制定前的国歌;1982年12月4日,经全国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决议,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聂耳,是每个中国人都熟悉的名字,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乐曲就谱自于这位天才音乐家之手。郭沫若曾赞誉他是“中国革命之号角”。聂耳23岁短暂生命中留下的乐章,奏响了中华民族解放的最强音,激励着一代代国人“前进!前进!前进!进!”
生平
■只有23岁的短暂生命,却做过学生、士兵、店员、演员
■到上海后,他为生活所迫去烟店当 店员;19岁才正式开始艺术生活。 因耳朵非常敏锐,别人起了个绰号 叫“耳朵先生”,他索性改名聂耳
■吹响抗日号角的音乐家不幸死于敌国,郭沫若认为致溺原因不明
聂耳,原名聂守信,号子义,1912年出生于云南昆明市,祖籍玉溪县。父亲是个中医。他4岁丧父后,母亲靠艰难地经营药铺和帮人做针线养活全家。
童年时的聂耳,受到云南丰富而又优美的民间音乐和戏曲的熏陶。喜爱唱民歌的母亲是他最早的音乐启蒙教师。他10岁时从邻居那里学会了吹笛子,后又学了拉二胡、弹三弦和月琴,并参加了学生音乐团,并担任指挥。1927年,他考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校期间,他受到五卅运动和大革命风潮影响,读到一些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杂志。
在革命处于低潮的1928年秋,他加入了共青团,并参加了秘密印刷和散发传单等工作。1930年春,中共云南省委遭受严重破坏,聂耳得知有叛徒供出他参加共青团的情况,马上去了上海。
刚进入上海的聂耳,为生活所迫去烟店当店员。翌年,烟店倒闭,他一度徘徊街头,后考入明月歌剧社,自19岁起正式开始了专业艺术生活。当时,他因耳朵非常敏锐,别人起了个绰号叫“耳朵先生”,他索性就此改名聂耳。
聂耳进入歌剧社后,便遇到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和翌年初的“一二八”事变。他积极参加救亡运动,并与作家田汉结识。1932年夏,他到北平投考艺术学院未被录取,找工作无着,返回上海。1933年初,经田汉介绍,聂耳秘密加入共产党。此后,聂耳在影业公司和唱片公司谱曲,并经常登台演出,谱出的许多歌曲传唱于全中国,并驰名海外。
1935年4月初,党组织得知聂耳有被国民党逮捕的危险,且考虑到他有去国外学习的愿望,于是通知他先去日本,再从那里转道去苏联。聂耳于4月中旬东渡后,受到中国留学生的热烈欢迎,日本一些进步文化人士如秋田雨雀、滨田实弘等也邀请他参观剧团,进行交流。聂耳是抗日斗争的鼓动者,但对日本文化有浓厚兴趣,此前也学过日语,于是计划停留一年。此间,他最后完成了《义勇军进行曲》,把乐谱寄回国内,并在留学生聚会上演唱。同年7月,聂耳于暑假期间赴藤泽市的鹄沼海滨,住在日本友人家中,一面练琴一面天天游泳。7月17日,他不幸在海中溺亡。郭沫若于1954年在为他题词时感慨说:“不幸死于敌国,为憾至极,其何以致溺之由,至今犹未能明焉。”
聂耳尸体火化后,被生前好友送回国,归葬于家乡昆明西山,解放后修建了陵墓。日本的友好团体,也在他遇难的藤泽市海滨建立了纪念碑。他去世的那个月,电影《风云儿女》上映,并奏出了《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中国人所吟唱的最强音。
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