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丝竹
2012-4-9、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江南丝竹 它是流行于江苏南部、浙江一带的器乐合奏形式,以上海地区最具特色。在这些地区的城市和农村都很流行丝竹乐,但风格完全不同。城市丝竹乐风格典雅华丽,加花较多,流传很广;而农村则常用锣鼓,气氛热烈,风格简朴。
江南丝竹以丝弦乐器和竹管乐器为基本编制,其中有二胡、琵琶、扬琴、三弦、笛、笙、箫等,还有一些打击乐器如鼓、板等。编制少则二、三人,多则七、八人。合奏时,每件乐器既富鲜明个性又互相和谐,手法常用加花变奏。风格优雅华丽,曲调流畅委婉。反映出江南人勤劳朴实,细致含蓄的性格特色。其代表曲目如:
《中花六板》,是从母曲《老六板》“放慢加花”衍生、发展成为与原型有一定对比的新型乐曲。“放慢”是将母曲的音调节奏,逐层成倍加以扩充,如将一拍放慢为两拍或四拍,用以扩大结构。“加花”是在放慢的节奏上,围绕母曲的骨干音,增添几个相邻的音,以装饰和丰富旋律。该曲曲调清新抒情,富有浓郁的江南风味;
《四合如意》(又称《四合》)是由八首曲牌联缀而成的大型套曲。包括《小拜堂》《玉娥郎》《巧连环》《云阳板》《紧急风》《头卖》《二卖》《三卖》。各曲调间没有素材上的必然联系,前后亮相次序,常取各曲速度和情绪。民间采用坐乐形式演奏,严格按照一竹一丝相间的顺序排坐,八个部分以不同乐器依次轮流独奏,有如击鼓传花,相互传递、相互竞赛,并与合奏穿插进行,音色对比,相逐成趣。《云庆》《欢乐歌》都是采用《四合》中一部分加花编成的乐曲;
《三六》原名《梅花三弄》。主体由多个曲调组成,各个曲调间采用一个相同乐段的“合头”串连。不尽相同的曲调形成调式、速度上的对比,它们由“合头”拉扯着,形成分散、聚合的效果。这种“循环体”结构在中国器乐曲中常见。《花(慢)三六》是在《三六》的基础上采用加花的艺术手法形成的乐曲。
古乐溯源
在清咸丰庚申年(1860)《秘传鞠氏琵琶谱》的手抄本中已载有《四合》一曲(据说此版本问世时间还要往上推溯很多年)。据研究,《四合》这一套曲自成一系,现在流行的江南丝竹八大曲中的《行街四合》、原板《三六》、《云庆》都与它有不少曲调联系。另在公元1895年李芳圆编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附有《虞舜熏风曲》(俗名老八板)和《梅花三弄》(俗名三落),这些曲谱与江南丝竹中相关曲目的旋律大致相同。因此可以这样说,至少在清代1860年以前,江南丝竹乐曲已在民间流行。
关于江南丝竹的历史溯源,也有人认为,明代嘉隆年间,以魏良辅为首的戏曲音乐家们在太仓南码头创制昆曲水磨腔的同时,以张野塘为中坚人物组成了规模完整的丝竹乐队,用工尺谱演奏,由昆曲班社、堂名鼓手兼奏,后逐渐形成丝竹演奏的专职班社。明万历末在吴中(苏州地区)形成了新的乐种"弦索",可算是江南丝竹的前身。它与民俗活动密切结合,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后正式定名为江南丝竹。
1911年后,丝竹乐逐渐以上海为中心,并组织了许多演奏团体,如"文明雅集"、"清平社"、"钧天社"等。1920年左右,在上海城隍庙点春堂举行了一次各地丝竹音乐爱好者集会,到会者竟有200多人。上海江南丝竹的班社有"清客串"和"丝竹班"(上海郊县有称清音班。所谓清客串系人们在业余之暇奏丝弄竹以自娱娱人。参加者来自社会各阶层中的丝竹乐爱好者。"丝竹班"分散在上海郊县,常在婚丧喜庆等场合中演出 。
艺术魅力
江南丝竹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演奏风格精细,在合奏时各个乐器声部既富有个性而又互相和谐,支声性复调织体写法很有特点。乐曲多来自于民间婚丧喜庆和庙会活动的风俗音乐,有的是长期流传于民间的古典曲牌。
江南丝竹传统的技法中有你繁我简、你高我低、加花变奏、嵌挡让路、即兴发挥等手法,并逐步形成"小、细、轻、雅"的风格特色。这种技法和风格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相互谦让、协调创新等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丝竹乐来自民间,植根民间,简便易行,适宜推广,有重要的民俗文化价值。江南丝竹曲目丰富,传统乐曲有《中花六板》、《三六》、《行街》、《四合》和《云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