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蕾
2012-5-15、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梁:唉,这些世俗的男尊女卑的礼节埋没了很多有才华,有抱负的女子,真是可惜啊。
祝:梁兄,你怎么会这么想呢?男主外,女主内,自古如此啊。
梁:古人的规矩也未必是对的,不可全部奉为圭臬啊。就拿你家九妹来说吧,若是她能够出来读书,一定能成为你我的良朋益友。大家一起研究学问,一定是互有补益的。
祝:梁兄说得太好了,若是九妹能听到你这番话,一定会把你当作知音的!
梁:不敢,祝兄既然赞同我的说法,想必也是同道中人。
祝:正是。梁兄,咱们既然一见如故,我们便义结金兰如何?
梁:祝兄,此言正和我意,咱们都是离家求学的人,出门在外举目无亲的,如果祝兄不嫌弃的话,咱们以后同窗共读,也好有个照应。
祝:太好了。不知梁兄年齿多少?
梁:我十七,你呢?
祝:十六。那我应该敬你为兄长。
梁:我爱你如弟。来,咱们到这边结拜。
梁、祝:黄天在上,厚土在下,今日我二人义结金兰,以后相亲相敬,祸福与共!
当当当,响起了钟声。
梁:哎呀,咱们只顾着结拜,连上课的时辰也忘了。走,上课去!
两人下。
第三幕 顶撞老师
课堂,十几个人,每人一张桌子,先生在前面。
人物:先生,梁,祝,马文才,学生甲,学生乙 其他学生
画外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知之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静,静而後能安,安而後能虑,虑而後能得。
先生: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齐声:先治其国。
先生:欲治其国者,
齐声:先齐其家。
先生:欲齐其家者,
齐声:先修其身。
梁,祝两人偷偷进来到座位上坐下,被老师发现了。
先生:你们两个,为什么迟到?
梁:对不起先生,我们……
先生:不用说了,上课迟到就是不对,念在你们是初犯,就不罚你们了。坐下,背书。
梁,祝:是。
先生:子曰:“饱食终日,”马文才,你来接。
马文才:这个,饱食终日……饱食终日……
先生:饱食终日的下一句?
马:下一句。
先生:饱食终日以後呢?
马:饱食终日以後就不饿了!
先生:哼!真是朽木不可雕也!坐下!(转向梁山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梁山伯,你来对。
学生甲:“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先生:“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祝英台,你来对吧!
祝:不对,不对!
先生:什么?你对不出来?
祝:不是对不出,而是这句话说的不对。
先生:放肆!圣人的话也是你能随便批评的么?
祝:先生,尽信书不如无书,圣人也有说错话的时候啊!
先生气极:好好好,你倒说说看,哪里不对?
祝:先生,圣贤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其实大大的没道理。女子中有贤才,男子中也不少奸佞,试想鸿蒙初开,不周山裂,是女娲炼石补天,拯救天下生灵,是嫘祖种桑养蚕,让百姓们穿衣保暖。孟母三迁的故事更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说女子难养不过是世俗对女子的偏见而已……
先生:你……你……简直一派胡言!
祝:怎么,先生,我说的没有道理么?
先生:不管怎样,指责先贤就是不敬,罚你每天挑满书院的两个水缸,挑满一个月为止。
祝:我没错,为什么要罚我?
梁忙站起来:先生,这位祝同学是新来的,不懂规矩,请先生手下留情!
先生:哼!错了还不认罚,罚你挑水两个月!
梁:先生……
先生:你不用说了,谁替他求情,一并受罚!哼!(拂袖而去)
众同学哗然四散。
马文才:哈哈,祝英台,你可真行,连先生也敢顶撞。
学生甲:娘娘腔怎么变得这么有英雄气概了?真是佩服佩服!
祝;你们少在这里幸灾乐祸!讨厌!
学生乙:哎哟,脾气还不小呢?看你怎么挑完这两个月的水,大姑娘!
马文才等嘻嘻哈哈的下。
祝很气愤,甩手便走。
梁在后面紧跟:英台,英台……
祝:哼,这样的老师简直是威福自用,强词夺理!
梁:英台,算了。在书院里,先生的话,圣贤的话永远都是真理,不是你我所能推翻的。你又何必这么生气呢?
祝:我就是不服气,书上写的明明颠倒是非,你们却情愿跟着错下去。
梁:英台,大家也都是没有办法呀!要想通过科考,就只能顺着书上的意思说……
祝:科考有什么了不起?我才不稀罕!
梁:英台,你知道吗?在这座书院里求学的,除了你和马文才这样的门阀子弟外,剩下的都是无钱无势的寒门士子,我也是其中之一。你们一出生便锦衣玉食,吃穿不愁,即使是目不识丁也能世袭一官半职,一生享用不尽。而我们必须要靠自己的努力发奋来给自己争取前程。我父亲早亡,只有寡母在堂,家徒四壁,身无长物,能来这里是蒙院长照顾,看我用功刻苦才肯让我留下来。我立下誓言,一定要科场高中,光耀门楣,好答谢那含辛茹苦养育我的母亲。英台你说,像我们这样的人,有什么资格又有什么能力去对抗权威,去坚持真理呢?我们只有迎合,奉承,才能求得一席生存之地啊!
祝:梁兄,对不起,我不是要指责你什么……
梁:算了,英台。你年轻气盛,你也很有勇气,但有很多事情不是靠勇气就能改变的。
祝:梁兄,我会记住你的话的,虽然我现在还不是很明白。
梁:以后,你就会慢慢明白。好了,别生气了,回去吧。
两人同下。
第四幕 受罚
台上一边是一面墙代表一间房子,墙角放着水缸,水桶,扁担,另一边是一些石头堆着,代表去河边的路。
人物:梁,祝,银心,先生
祝一边挽袖子一边上,银心在后面追着上:公子,公子,挑水的活儿让小六他们干就行了,你怎么干得了呢?
祝:谁说我干不了?不就是两缸水吗?先生既然让我挑,我就挑,怕他不成?咦,水桶怎么不见了?
银心:哦,大概是小六拿去挑水了吧!
祝:真多事!不是说了么?让他们把行李放下就赶快回府。这么多人围着我转,跟在家里有什么区别?
银心:他们可是老爷特地派来照顾公子你的,没老爷的命令谁敢回去呀!
祝:那就让他们都住到书院外边,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