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声乐教学中歌唱表“情”
2012-4-18、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歌唱的目的是用熟练的发声技巧,生动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以优美的歌声去感染群众。很多声乐教学工作者在教学中都把歌唱的气息,咬字吐字,共鸣等声乐技巧放在教学的主要部分。当然,没有一定的声乐技巧就很难唱好歌。那么有好的声音、好的技巧就很能唱好歌。那么有好的声音、好的技巧都能感染群众吗?这也是对声乐教学工作者提出了又一个课题,今天我要浅谈的是声乐教学中表“情”的方法对歌的作用。
好的歌唱者在演唱中能把歌曲中喜、怒、哀、乐之“情”充分地表现出来,达到“一声唱到融神处,毛骨悚然六月寒”,一曲唱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说明必须要有较高的思想和艺术修养,对生活、对音乐有深刻的理解,有较深的艺术造诣和较高的歌唱技巧,才能通过表情将自己心灵的感受用具有丰富色彩和特有风格的美妙声音,去拔动听众的心弦,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首再好的歌,它的词曲终究只是写在纸上无生命力的东西,要*歌唱者创造性的劳动,才能将它唱活,一个好歌手能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和丰富的想象力,对歌曲细致的分析,在体会歌曲内容与情感的基础上,进行加工自理用深切的感情,充沛的激情的咬字、吐字、共鸣、用气,精巧装饰等声音技巧,将歌曲内容深刻地有特色地表达出来,俄国男低音歌唱家夏里亚宾说:“你知道什么是歌唱吗?你脑子里怎样想,心里怎么感觉,你用感情唱出来。这才是歌唱。”那么,“情”从何处来?“情”从人“心”来,将眼中所见的人、事、物、景转化为心中所想,再转化为口中所唱,歌唱者一定要将自己的全身心,自己的灵魂投入到歌唱之中去,歌声才能打动听众的心。古人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必唱者先投身处地,摹仿其人的性情气象,宛若人之自述其语,然后其形容逼真,使听者心会神怡,若亲对人,而忘其为度曲矣。”
几年来的声乐教学中,更能体会到歌唱中的表情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不管是学生还是我看到的周围的不少业余歌手都在演唱过程中,缺乏内在的情,表情冷淡很难打动观众的心。我们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有的唱时全身呆板像木头,只是按音符唱词却不知表达什么情意:也有的学生只为了注意声音技巧,没有内容缺乏激情,口中所唱与他心中所想似乎毫无关系,声音空洞乏味,到舞台表演时,表情不自然,紧张,给师生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这是因为学生没有了解歌曲思想内容,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缺乏自身歌唱修养。
有一次自己深深地体会,一首“父老乡亲”是听众所喜欢听,并且我最喜爱的歌。刚刚流行时,我用这首歌参加一次县比赛,并获得一等奖,从此以后开始人们都喜欢听我唱这首歌,在偶然的机会到农村里的父老乡亲唱了一首深情厚意的“父老乡亲”,一张张在四野上被日光洒黑的脸,一双双渴望幸福生活眼睛,回想到家乡的勤劳善良的父母,感情马上投入进去,带着眼泪唱着又亲切,又深情的歌。就象歌颂他们最勤劳善良、纯朴的乡亲们一样。“乡亲们也激动得流下了泪。
从我小小的经验来看,可以说要想唱好一首歌,必须首先了解作者及其创作意图,反复吟唱曲调和朗诵歌词,理解其中表现的情感和形象特点,投入到歌曲中的意境;分析乐曲的结构旋律及节奏的特点的风格;分析歌词的语言韵律,点出歌词中的逻辑重音和感情重音;分析全曲的重点的高潮,然后决定用什么情绪,什么演唱气势,什么声音色彩,力度,速度和什么咬字吐字方法来唱,什么地方强、弱、连断,什么地方“刚”、“柔”、“撤”、“催”都要设计好,自理细致,尽量用技巧表现,这样才能有层次,有高潮,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实践证明,通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歌唱中的表情方法训练,有一定有成绩,学生从表情冷淡,现在可以看出面部表情的自然,听起歌来比较舒服。
我认为对培养未来的幼儿教师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培养学生歌唱的表情和一定的艺术修养极为重要。因为她们的对象是生动活泼、模仿情强的幼儿。只有把歌唱的技巧和歌唱的表情结合起来,不断地去磨炼,才能做一位合格的幼儿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