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谱控

再论真假声与真假混合声(二)
2012-4-18、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kaisa:这是一篇了不起的文章,十分钦佩tenore敬业精神。
尽管如此,我觉得还是由不同意见要说。
1,假声确实存在而且不用“关闭”就可以获得;用“关闭”可以获得更高音、更强烈的假
声。
2,“大笨嗓”或“大本嗓”并非全指没有训练的真声。在上世纪的意大利的斯丹方诺也这
么唱,业内人士称作“开放性”唱法。
3、“意大利美声唱法声区的转换靠对气息强弱的控制调整,而非靠真假声带的变换来完成
。”都是身体有关机能合作协调的结果,真假声本生也是协调的结果之一。也就是:有关
肌肉群协同作战,达成管子(气息柱)大小、长短,共鸣位置的上下、前后,真假声的比
例多寡……做的好的会得到:漂亮丰满的高音,又有强度和歌唱的持久性,声区间很统一

波西米亚人:对TENORE所做的探讨和严谨学风深表礼敬。
以下就TENORE的三个结论谈我的观点:
对于1、,真声和混合声都可关闭。
对于2、,我持同样观点。
对于3、,声区转换靠气息强弱的控制来调节这是肯定的,不仅真声如此,真假声的合理调
整也可转换声区。
Tenore:谢谢以上二位的评论和见解。
最近就此问题很花费了一些精力去研究并请教了一些声乐老师,也与一些声乐专业的

男女学生进行了交流探讨,因此再追述几点看法。
首先,由于有些定义上的原因,对真假声在讨论时难免在理解上有偏差,所以姑且

定个界限:
真声——由真声带所发之自然声包括经过呼吸、发声、共鸣的训练最终能唱高音的声音。

假声——由假声带所发之声。(也要经过训练)
以上未列真假混合声之定义。原因是至今未找到如何将二者混起来的科学依据,一些
说法
有可能是人为的理念和意念中的想象,比如它在实际应用时的比例分配等。在与上述提到

的人交流时大家分别做了示范。对真假声按我如上定义,大家都分辨明晰,不存争议。
在谈到混合声时在道理上却是莫衷一是。有一个当时与郑咏同时期学美声的女教师称,
她可唱出混声,能以假乱真,我们听她唱了“我爱你,中国”,在我听来高声区确有响亮

共鸣,但最高音处(G2)是假声,给人的感觉是真是真,假是假,壁垒分明,她回答她
一直是在用混合声,但混的比例是多少,真假声带如何同时使用她也说不清。另听一学了

8年的美声男高音唱“北京颂歌”,到了A2变成假声,辩称不变就要唱破,也是为保护嗓子

因此对混合声的研究未取得满意的结果。但是,通过这些天的思考和交流,突然感到运用

逻辑推理也许能解释一些现象,不妨一试。
1 既然有这个学说存在而又如此被众人认可,那必应有它存在的理由;
2、既然口腔里长了假声带,必要在发声时有些用处;
3、既然它对发声有作用而又离真声带如此接近,在发真声时很有可能发生一定的连带关系

或许使人在发真声时不知不觉地就带入了假声的成分。
假如这第三点是真假混合声的依据,对此问题的争论似乎可以停止了。但果真如此的
话,
也可以看出它必要以真声作为基础,也必须由真声带出来。帕瓦罗蒂自称反对假声,却又

人听出他用假声或混合声,很可能就是由于他虽主观上不去用假声但客观上假声带起了作
用。可惜的是,我孤陋寡闻,无论男声和女声,虽声称在用混合声,但实际听到的却是真
一句
假一句的混合声,有些干脆就是全假声(却也称是混合声),而非我们所需要听到的真假

声带同时发出的混合声(用真声带动而发出来的倒可能是混合声?)。
据此,最后说明:即便按我如上推论,将真声练到一定程度就自然混入了假声,那
也和
主观上去专门进行假声训练从而追求混合声的性质不一样,因为最显著的区别就是唱真声

  • 声乐教程
  • 本类人气排行:
    发声练习及练习曲
    声乐艺术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

    唱美声如何练好稳定的气息
    1.气息 说道这个话题,就有些茫然

    从《枫桥夜泊》演唱谈艺术
    在繁多的声乐作品中,最难以驾驭和演唱

    怎样唱好一首歌
    在人类历史上很早就有了歌唱,有的甚至

    声乐教学 李谷一歌唱方法
    不管什么唱法,首先一点是要人产生愉悦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