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声区别于其它唱法的最主要特点二
2012-4-17、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混合声科学的训练方法:
1、“哼鸣”唱法练习:“哼鸣”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作。歌唱中的哼鸣练习同生活中的哼鸣动作原则上没有区别,只是要求“哼鸣”时喉头放松,把“哼”的感觉置于叹气的呼吸状态上,发声时嘴不张开把“M”音加以延长。哼唱的好处是使喉腔自由与放松并防止喉音。如果整个声音通道不是处于全然放松的状态,就不能把“哼鸣”唱好。练习闭口哼唱时注意:
(1)身体自然直立,胸部自然扩张,两肩放松,吸进适量(不能过多)的气息。哼唱时身体一定要保持吸气的姿势。
(2)嘴唇松闭,舌头自然平放,舌尖轻靠着下牙根,下颚和颈部肌肉放松,上下牙略微分开,不要咬紧。
(3)哼唱时,应感觉到声音是集中在鼻腔顶端,眉眼的上方,不论音的高低如何变化,声音的感觉位置至少要保持在这个高度。
(4)哼唱时鼻、齿、唇可以感觉到轻微的颤动。练习时先唱“M”,再位置不改变的前提下唱“MI”、“MA”<1>1---|3---|5---|5---|3---|1---||m………………,m………………。 m………………,mi………………。 m………………,ma………………。<2>54 32|1-|| m mi ma<3>12 34 | 54 32 | 1- || m<4>i7 65 | 43 21 | 1- || m mi ma
<1><2><3>条用较慢的速度,音与音的连接要非常连贯,注意气的流出要均匀舒畅。<4>条速度可以快一点。音调可以依各人情况升高或降低。上行时,以开始音C半音模进向上升高至G,然后再下行还原到起音音高。不同的音部,可以根据声部的特点,调整音域、上下的浮动。练习哼鸣时,方法一定要正确,如若不正确,发出的声音又紧又逼,带出来的声音也就不可能有好的效果。哼唱正确了,带出来的声音才会好。自我检查哼鸣的对错,可以在哼鸣时对着镜子看嘴巴是否能随便动作,而不影响声音的发出。如果不影响,说明哼唱是正确的。这样,用哼鸣这种方法唱时,嘴巴在做咬字动作和做表情动作时,就不会影响声音。唱mi,ma时逐渐把嘴张开,发声要自然而不费力。口张开时,声音的感觉位置要保持在哼唱的高度,防止口一开位置就掉了下来。也就是说声音不能脱离呼吸,而应该似乎是把声音叹在气息上,这样唱出来的声音就有呼吸的支持,声音通畅,宽亮,形成一个整体的歌唱感觉。用这种方法练习湖南民歌《浏阳河》、陕北民歌《咱们的领袖毛主席》
2、母音练习:声乐练声时多采用“咪”、“妈”等进行练习。戏曲练声(通常叫喊嗓)多采用“衣”、“呀”等进行练声,这就叫做母音练习。母音是语言和歌唱发音的主要因素,因此,唱好母音对于歌唱来说非常重要。声乐训练常用的母音是a,e,i,o,u.这些母音的发音有宽有窄,有暗有亮,位置有前有后。为了使歌唱的发音位置统一,音色统一,符合民族唱法的声音要求,而且便于咬字,可把以上母音结合成“妹、妈、咪、欧、努”,并按声音色彩分成宽窄两组。“乌、欧”为宽母音组,“衣、呃”为窄母音组。训练时,两组母音结合使用,将能取得较好的声音效果。两组母音在训练时有着不同的作用和效果,使用“乌、欧”母音时,便于打开喉咙,使声音松、通,有垂直感,是声音获得圆润饱满的基础之一。宽母音练习:(1)i7 65 | 43 21 | 1-||努(2)5432 1234 | 5432 1 ||努“努”是使用“哼鸣”与“乌”母音结合的办法。它在集中的哼呜位置上唱出带有暗、圆的乌音,使声音具有松、通和垂直感,有有哼鸣集中的位置,这样,所发出的声音就会有既圆润饱满,有集中明亮的效果。注意,吸入气息后,一定要保持吸气状态去唱,尽量找到发声时松、通、垂直的感觉。旋律上行时,吸气状态要加强。
在“乌、欧”母音练习时,还要用它来带其他的字(其他的母音),使别的母音也具有“乌、欧”母音的特点和色彩,也就是松、通和垂直感。53 42|1-|53 42|1-|| 努 欧 啊 努 呃 衣 这个练习体现了“乌”带“啊、呃、衣”等母音。并使这些母音都带上“乌”母音的感觉和色彩。由于“乌”母音能使声音松、通和垂直,喉咙又便于打开的特点,带出来的其他母音也同样具有同样的特点。注意换字时咬字的动作不能太大,以免破坏喉咙的打开和声音的垂直。 以这种方法练习《珊瑚颂》、《我们就是黄河、泰山》、《骏马奔驰保边疆》、《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赞歌》、《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牡丹之歌》、《英雄的赞歌》等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