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古音乐七
2012-4-17、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3 磬 磬是石器时代的产物。《尚书》中有戛击鸣球、击石拊石的记载。这里所指的球和石均指磬而言(也有人认为球是对埙而言)。磬为石制乐器,它的产生,应该导源于某种石制的片状生产工具。 《尔雅》郭注云:(磬)形似犁关,以玉石为之。若根据出土的石磬其形状均为鼓、股不分的情况,我们可以推断出磬应是由新石器时代的石犁、石斧或石铲之类生产工具演变而来。现存最早的石磬有山西襄汾陶寺和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出土的石磬,考古分析均为夏代遗物,距今约有4000年左右。磬长60厘米,上部有一穿孔借以悬挂,音高为﹟C和﹟G。工艺水平虽然粗糙,但击之声音悦耳。 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殷墓出土的由三枚曲折形謦所组成的编磬,磬体分别刻有永启、夭余、永余等铭字,频率是:948.6、046.5、1278;音分为:2230、2400 、2747,所构成的是大二度和小三度的三个音列,可以演奏简单的旋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50年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的殷商时期用大理石制作的虎纹大石磬,长84厘米,高42厘米,其音色柔美,发音略高于﹟C1,磬体上所刻的虎纹雄健威猛,制作水平极高。 4 骨哨 骨笛 骨哨和骨笛是从与狩猎有关的生产工具演变而来。1973 年在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了一批骨哨和骨笛,经测定距今约七千年左右。据专家分析,这批骨哨和骨笛应是用鸟禽(猛禽)类的肢骨制成,长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