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谱控

五个经验通过音乐考试(1)
2012-4-16、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所有音乐活动都是围绕着“听”而展开的,表演是为了听,创作也是为了听,如果没有听,表演和创作就失去了意义,根本不会存在。无论是从音乐教育的观念、或是从音乐实践的观念来看,听,都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一切音乐技能、音乐理论,都只能建立在音乐听觉的基础之上。没有大量的音乐听觉积累,一切无从谈起。我们说某人的音乐水平高,必然是指他的音乐听觉水平高。反过来,我们说提高音乐水平,根本上也就是提高音乐听觉水平。作为音乐基础课程的乐理、听力和视唱,也许有人会认为乐理最“繁”,视唱最“难”,实际上最核心的还是听力。由于历史上的原因,我国音乐基础课程中乐理与听力是分家的,视唱与听力(练耳)虽然是一家但是结合得也不够紧密而且用在视唱上的功夫往往更多。我们认为没有听力为基础的乐理是空洞的乐理,没有乐理为支撑的听力是盲目的听力;视唱的关键也是在听力,可以概括为听觉能力的内化与外化:内化是发声之前内心构成声音的能力,外化是发声之后通过听觉调整声音的能力。   听觉能力包含两个涵义:生理听觉和音乐听觉。生理听觉是音乐听觉的基础,但是绝对不能等同于音乐听觉(哪怕是音乐听觉的一部分)。音乐听觉是人类所独有的(而生理听觉很多动物比人更高明)。音乐听觉不能离开音的相互关系,不能离开音的运动,不能离开音的表现意义。这三个“不能”,应该是我们进行听力训练的基本原则。无论是节奏还是

音高,无论是音程、和弦还是调式音阶,都不能着眼于孤立的、个别的音。   对于准备要参加听力考试的考生,我们提出几条忠告,供大家参考:

  一、保持听觉敏锐,避免听力疲劳。这一点虽然在《考试指南》中已经提到,在这里还是要作为最重要的忠告提出来。尤其是对于考生,要知道到考试开始的那一天你的能力、水平已经就是那样了,不要指望会出现突飞猛进的奇迹,所以,要提高你的考试成绩的唯一方法,就是调整你的听觉处于最佳状态。

  二、随时“清空”你的听觉“仓库”,不要让刚才听到的听觉印象久久的占据你的大脑,在下一遍音乐到来的时候,一定要善于忘却,这样才能准确的接受新的音乐信息。《考试指南》里说到在模唱面试时,如果第一遍就唱对了往往就进入下一题了,所以,如果老师弹第二遍,就等于说是你的第一遍模唱有错误,可是有的考生丢不开第一遍时的错误印象,还是固执的按听第一遍时的唱法唱(可以称之为“固执调”),白白浪费了两次听的机会。可见善于忘却和善于记忆一样重要。

  三、对于听觉模唱,因为音乐的段落一般都比较短,所以要特别善于抓住瞬间听到的感觉,立刻就“条件反射”式的“反弹”出来(就像打乒乓球一样),而不要耗费精力去进行理论分析,你听到什么就唱什么,没有什么“对”与“不对”的。当然,这要在保持听觉敏锐和善于忘却的前提下才能做到。

  四、听写则与此不同,由于音乐有一定长度而且有一定结构意义,除了听觉反射以外

,还要调动乐理知识,进行逻辑分析。尤其是多声部的听写,也许你并没有听清每一个音,但是你仍然可能写对每一个音。这是因为音乐的构成是遵循一定规律的,是具有内在逻辑的。因此,我们在下面讲到听力练习的方法时,会经常涉及相关的乐理知识,提到《乐理新思路》教程的相关章节。当然,采用其他乐理教本也是可以的。

  五、要善于扬长避短,善于取“巧”。每个人的音乐才能不同,接受的音乐教育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因此在音乐能力方面的差别可能是非常大的、甚至于是不可逾越的。当考试临头的时候,一切努力和弥补都已经不可能,这就更要善于发挥长处,尽量缩短差距。要明白一切方法都是因人而宜、因人而异的。举例说,在听写和听辨时,具有“绝对音感”的人一定是大占便宜,因为他不假思索就可以知道老师弹的是什么音,就好像是看见了钢琴的键盘一样,他的方法,没有“绝对音感”的人是怎么也学不会的。但是只要有音乐感觉的人,程度不同的一定具备某些“相对音感”的能力,如果应用得当,还是能够获得相当好的成绩,这是因为我们当前流行的考试方法是要经常的弹奏标准音a1,所以只要能够熟练运用“相对音感”照样能准确地记下每一个音。我们在本书的《前言》里特别提到“巧”,就是要发挥每个人的独创性,寻找最适合个人的最好方法。   对于日常的听力练习,我们再增添两条忠告。

  • 声乐教程
  • 本类人气排行:
    发声练习及练习曲
    声乐艺术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

    唱美声如何练好稳定的气息
    1.气息 说道这个话题,就有些茫然

    从《枫桥夜泊》演唱谈艺术
    在繁多的声乐作品中,最难以驾驭和演唱

    怎样唱好一首歌
    在人类历史上很早就有了歌唱,有的甚至

    声乐教学 李谷一歌唱方法
    不管什么唱法,首先一点是要人产生愉悦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