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谱控

古筝演奏技术或演奏状态的理解(1)
2012-4-16、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就回想上学期所弹作品《夜深沉》,便可以发现一直困扰自己的其实是一种怎样协调“兴奋与松弛”的状态。
人最本质最原始的状态是放松的,也只有在这种状态下表现出来的东西才最真实。如果将松弛带入到音乐演奏中,便可表现为所谓的啊“人的全身打通”。这不免让我想起曾看过的一个“马林巴”比赛,其中有位选手在演奏过程中总会抬脚,她的这种下意识的动作不免会引起人们的好笑,但换角度想,她的人与音乐到是到了通畅、一致……演奏中的松弛度直接关系到音色、音质、音量,一旦紧张,声音就会发飘,吊在上面,这种现象在慢板中就会表现为音不实在,显得空洞,因为慢板本身音与音间的空隙就较大如果不能保证作到最基本的“音质“将其添满”,就使人乏味;当然松弛对于快板来说也尤为重要,越快越要松,让自己的每个手指解放开,体会并提醒自己要松,否则音便会打在一起,浑浊不清,更不用谈深层的对比、表现了……
松是最基本的,单松不等于人散掉,脱离演奏的状况。兴奋是对演奏状态的保证。在人的构造中,头位最高处,其实可以理解为“领导”的作用,因为其拥有大脑,所以成为最快的直接感官部位。当人们接受到某种信号时都是先由大脑过滤并产生反映的,所以当我们演奏的状态带动整个人的兴奋度。但往往一兴奋就会紧张控制不住,这也是我存在的问题。我也一直在将两者(兴奋与松弛)能尽量相融,有时手上是松了,人却傻掉了,脱离了音乐,有时人是兴奋了,但声音又没下来,全飘了。例

1 2 3 4 5 6 下一页如《夜深沉》中的快板部分就是“兴奋与松弛”融合的最好例子。这段中快速指序的运用再结合曲调的走向、结构,将金曲推向高潮,在这么快速度和较长篇幅的前提下,放松是必然的,但同时又要抓住人们的兴奋点,那么在每个段句中的重音就尤为重要,像?? 3656??? 3656?? 365i?? 5365? 5i65 ……这样的乐句中,每一组十六分音符的第一音就是重音,而重音的表现除了在音色,音量上的区别,还要结合人的状态,这样的的壮态就表现在与重音的配合。相同的在一长串接一长串的音中,以松弛的状态把每一音都弹清楚,在突出重音的兴奋,就是达到两者交流。
松弛是基础,兴奋是保证,两者缺一不可,不融不可,其实在两者达到完全统一时,语言已无法形容,自己的体会与理解才是重点,我祈求着自己能快点找到两者的交融点,因为那一状态才是我可以成为演奏者最基本的要求。


二:作品分析
闹元宵——
本曲作于1956年,是曹东扶先生制作曲中的代表作。这是一首多结构的乐曲,作者吸收了一些赋予浓厚地方特色的河南民间音调并加入独特的演奏技巧,描绘了闹元宵的民间风俗场面及活泼诙谐、跌宕起伏、锣鼓喧天的热烈气氛,表现了元宵佳节期间的各种欢腾场景。
在乐曲晴朗的引子里,采用大幅度急速划弦,连续性劈双弦及长摇指法一开始就把“闹元宵”“闹”的意境显示出来。
第一段是吸收河南民间吹打乐的某些音调加以柔合而成的,在这段里右手扣指、托劈剔勾的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指法与左手滑音,大颤等相配合,模仿唢呐的吹奏。平稳流畅,优美如歌的旋律,好象是人们在过元宵节时互相畅叙往年的愉快生活。
第二段是乐曲的主题部分,在这段中,作者把豫剧、曲剧、越调等河南地方戏曲中汲取的素材融合贯通起来,使得曲调活泼恢谐,跌宕起伏,尤其是在曲子进行中作者用他独创的左手击弦,配合右手的勾、托、抹、剔,模拟出锣鼓声,更增添了节日气氛,栩栩如生地表现出了“闹元宵”时各种欢腾跳跃的场面。
最后一段,为了与引子的强烈情绪相呼应,作者又吸收了河南曲子(鼓子头)中赋予动力性的节奏,以右手划弦及左手和弦,扫弦将乐曲推向高潮,犹如浪涛奔腾,展现出人们喜悦的心情,又迎来新的一年。

  • 古筝教程
  • 本类人气排行:
    业余古筝考级通过最高级是
    一些人,尤其是那些对艺术几乎一窍不通

    中国音协全国古筝演奏考级
    中国音乐家协会社会音乐水平考级教材《

    古筝名曲《长相思》
    好长时间没有沉下心来听一首曲子了,有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考
    一级:1、小剪剪花 河南曲子曲牌 曹

    古筝初学者,购买古筝后,
    古筝初学者,在购买古筝后,一般都会面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