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谱控

古筝音乐会的冷思考
2012-4-16、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前言:
随着物质生活的进一步提高,精神生活也成为时下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特别是伴随着民族自信的提升,传统的民族音乐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古筝作为华夏音乐瑰宝理所当然的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于是在大家的眼里、耳里时不时地知道、听到、看到各式各样的古筝音乐会应运而生,繁花遍地的景象给了我们走进古筝艺术殿堂一个途径。

作为一个古筝爱好者,笔者也曾参加了大大小小几时场古筝现场音乐会,这其中有国内老一辈古筝大师的也有青年古筝名家还有在古筝艺术领域勇于探索的各种艺术组合,确实这些古筝音乐会的举办促进了古筝音乐的发展,拉近了与普通观众(听众)的距离,起到了普及古筝音乐的目的,达到了用艺术陶冶人的效果。也许是传统文化积淀太厚重,国人的特点是只讲正面只讲成功,溢美之词讲得多,缺乏反思和总结缺点的精神,在这里我想谈谈关于古筝音乐会的冷思考,特提出以下看法供各位筝友和筝界的同仁共同商榷。

演出场地的选择

虽然相对于古琴而言还是更通俗了一些,但古筝艺术历来被认为是一个属于雅乐范畴,传统的或者经典的方式总是在文人雅客三五好友共聚一堂,抚筝弄琴,品茗欢歌,随着筝声悠扬一丝飘缈从香炉中悠然而出。用现代的话就是达到了很好的人人、筝人互动。
反观之现在的演奏会,诺大的场地,一片空旷中,操筝者形单影只的坐在那里自我陶醉着,观众坐在台下静静的听着通过麦克风、放大器、喇叭传出的音乐,一曲终了大家象征性的报以掌声,说实话真的不如在家里用稍好些的音响听正版的CD更令人获得艺术的满足感。
笔者在此建议能否将古筝音乐也搞成类似于小剧场节目一样,选择一些场地设施良好的专业音乐堂,别选在那种会堂、电影院一类的场所,来听的人不用太多,票价适中(稍高一些也不要紧),但换来的是音乐会的优雅环境、考究音响系统、听众衣着整洁,岂不是更添艺术的享受。

新创音乐的艺术表现力

古筝音乐的创作确实是一个令人头1 2 3 下一页痛却又不能不提的一个问题,凡是参加古筝现场音乐会较多的朋友都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整场音乐会中但凡演奏到现在的创作筝曲,尽管表演者或许洋洋自得陶醉在其中,但是听众却很少会和她引起同样的共鸣,难道这是听众水平低吗?当然不是,我们在这里绝对不讨论音乐艺术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音乐最基础的就是要具有优美旋律、富有鲜明特性的节奏,要达到让人听得懂、能使人引起共鸣的效果,否则就是没有生命力的作品,反观之这些年来古筝的创作又取得了多少进步呢,这其中值得肯定的是有一批音乐人对民间古筝艺术的保护与挖掘,他们在传承着中华文明千百年来的精华。而另外一批处身于专业音乐殿堂里的人们(包括我自己在内)根据自身技法而创作的作品又有几首能被大家耳熟能详的呢?同志们啊,让我们多出去采采风吧,开拓一下视野,放宽一下心情,不为论文,不为什么所谓的研究课题,到群众中去,要和老人、青年人、孩子打成一片,体会生活的真谛,重新引发我们的激情,去创作有感而发,演之有物,反映出人生、社会、自然的酸与甜、苦和辣、美与丑、壮阔与秀美、春夏与秋冬,让我们创作的作品能象《战台风》一样得到大家的欢迎与喜爱。

表演形式的编排

虽然我个人还一时间接受不了王天一先生流派的演奏形式,但是我认为象女子十二月坊的演奏形式和舞美安排确实体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古筝音乐会要想走市场化就一定也要在这个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和突破,试想一下一场舞台布置精美、乐器安排得当、表演美轮美奂、形式富于变化的演奏会和一个形式单调的,空旷的舞台上一人一筝相比,哪个能给人享受更多这是不言而喻的。请注意我们这里强调的是表演形式上富于变化,并不是有人所病诟的演奏方法上的变化,相反正是由于表演形式变化多样了,对于演奏方法的基本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古筝教程
  • 本类人气排行:
    业余古筝考级通过最高级是
    一些人,尤其是那些对艺术几乎一窍不通

    中国音协全国古筝演奏考级
    中国音乐家协会社会音乐水平考级教材《

    古筝名曲《长相思》
    好长时间没有沉下心来听一首曲子了,有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考
    一级:1、小剪剪花 河南曲子曲牌 曹

    古筝初学者,购买古筝后,
    古筝初学者,在购买古筝后,一般都会面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