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
2014-8-22、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笛子 吹孔气鸣乐器,亦称竹笛、横笛。笛体上开有吹孔和膜孔各一个,按音孔六个,尾端开有基音孔、辅助音孔各两个,音域两个半八度。明清之际戏曲艺术蓬勃发展,笛子成为许多剧种的伴奏乐器,根据其形制长短,有梆笛、曲笛之分。梆笛较短,以伴奏梆子类戏曲而得名,音色高亢明亮,善于表现健朗活泼的情绪。曲笛较长,常用于昆曲伴奏,较梆笛音区低五度,音色淳厚圆润,善于表现清雅婉约的风格。吹奏技巧非常丰富,主要有打音、倚音、震音、连奏、花舌音、垛音、滑音、颤音、泛音、叉口等。著名曲目有《柳摇金》、《朝天子》、《步步高》、《满庭芳》、《五梆子》、《鹧鸪飞》、《荫中鸟》等。
《五梆子》原为华北地区流行的器乐曲牌,在戏曲中用作过场音乐,笛子演奏家冯子存将其整理加工,赋予乐曲粗犷豪爽、热情奔放的个性,成为北方梆笛的代表曲目之一。该曲采用典型的变奏体结构,各段有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变化,并交替使用花舌音、垛音、滑音、颤音等技巧润饰旋律,展现出梆笛演奏艺术的独特风采,充满着乐观向上的情绪。
《黄莺亮翅》,冯子存据山西民间乐曲改编,形象地描绘了黄莺在辽阔天空自由翱翔的情景,用吐音装饰旋律,模仿黄莺展翅飞鸣,运用倚音、滑音、吐音等技巧,使得旋律活泼欢畅。
笛子的历史
黄帝时期,即距今大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生长着大量竹子,开始选竹为材料制笛,《史记》记载:“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豀、斩而作笛,吹作凤鸣”,以竹为村料是笛制的一大进步,一者竹比骨振动性好,发音清脆;二者竹便于加工。秦汉时期已有了七孔竹笛,并发明了两头笛,蔡邕、荀勖、梁武帝都曾制作十二律笛,即一笛一律。
笛在古代称为“篴”。到了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有:“笛,七孔,竹筩也”的记载。
1978年,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两支竹篪,从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两支竹笛,出土的篪和古籍中记载的汉篪,除长度略有出入外,其他形制完全相同;出土的笛除与记载相同外,并在墓内的竹筒上写有篪的字样,显然是古代竹笛,古代的篪和笛非常相似,历来有人篪、笛不分,说成是同一乐器,实际是有区别的。从出土篪、笛可以看出:篪, 6孔,闭口,能奏五声加一变化音,全身髹(xiū)漆;笛,7孔,开口,能奏七声加两个变化音,不髹漆。战国时,篪是祭神或宴亭时演奏的主要旋律乐器之一,笛也非常流行,屈原学生宋玉的《笛赋》中也曾讲到当时南方的笛,与今日之笛已十分相像。
笛在汉代前多指竖吹笛,秦汉以来,笛已成为竖吹的箫和横吹的笛的共同名称,并延续了很长时期。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后传入横笛,亦称“横吹”。它在汉代的鼓吹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两支竹笛,都属横吹类的笛乐器。
北朝时,笛子不仅极为普遍,而且有所发展,形制、长短、粗细变化较大。到了北周和隋代,开始有了“横笛”之名。隋朝后期,出现了能演奏半音阶的十孔笛。
从唐代起,笛子还有大横吹和小横吹的区别。同时,竖吹的篪才被称为箫,横吹则称之为笛。唐朝吕才,制“尺八”,竖吹,并传入日本;在古都奈良的正仓院中,珍藏着我国盛唐时期制作的4支横笛。其中有牙和雕石横笛各一支,竹质的两支,它们长短不同,但都开有7个椭圆形音孔。刘系作七星管笛,蒙膜助声,是为笛加膜的第一人。
在晋时已有竖笛,吹头加一木头,使气从缝隙中通过,射向两哨孔边陵发音。
宋笛制多样,有叉手笛、龙颈笛、十一孔的小横吹、九孔的大横笛、七孔玉笛等等。
元朝以后笛子与现在类似,由于戏曲的蓬勃发展,笛子成为很多剧种的伴奏乐器,并按伴奏剧种不同分为两类:梆笛和曲笛。
20世纪六十年代,赵松庭发明排笛,将2至4根不同调的笛子扎在一起,音域可扩大三个八度以上,音乐富于变化,易于演奏